近日,骑手小杨在工作中不小心擦伤了腿。他立即到杭州市余杭区华夏之心商场中庭的“蓝骑士”党群服务中心,在应急药箱中找到碘伏、创口贴等,简单处理了下。“这一片地区有很多个骑士驿站,像这些小药箱在关键时刻真是帮了大忙了。”
(资料图片)
自今年4月余杭启用全省首个“五星级”骑手服务中心后,目前已陆续建成了20个类似的服务驿站,为外卖小哥等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提供贴心暖心的增值服务。
余杭是浙江“数字经济第一区”,集聚了3.5万多名新业态就业人员。就业需求增长的同时,社会保障不完善、职业前景不明朗等也成为灵活就业人员普遍之“痛”。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。如何更好保障灵活就业群体权益,为就业人员和企业发展提供双向护航?
“我们正在进行灵活就业‘一类事’增值服务改革,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群体青年化、就业灵活化、技能专业化的发展趋势,集成‘求职招聘、职业发展、权益维护、政策享受’四个‘事项包’,为就业人员提供舒心安心的就业服务。”余杭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据介绍,余杭积极探索“线上+线下”灵活就业服务体系,整合政府职能、党群阵地、中介资源和市场功能,线上打通数据率先推出灵活就业应用,线下厘清4大类服务清单,建立可靠可信的求职招聘通道,提供技能培训、职业规划、执业考证、人才认定全景服务,强化薪酬、社保、健康保障、生活配套、法律援助等全景关怀,着力建立新业态就业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。
“一键”安心求职
求职与用工是一个“双向奔赴”的过程。但相比于普通就业,灵活就业的供需双方匹配难度更高,而数字化是打破双方“信息差”的一条捷径。
深谙数字经济之道的余杭巧借平台力量,除线下灵活就业市场外,还打造了数字化平台,形成区级岗位数据库,为灵活就业群体在求职招聘、政策咨询等方面大开方便之门。
据介绍,余杭筛选美团、饿了么等平台发布的灵活就业岗位信息,汇总后导入“浙里办”平台。今年共上架企业196家,发布上千个就业岗位,登记报名6千余人次。
平台上线“政策智推”功能,打通“浙里办”平台与就业创业政策申报库政策数据壁垒。企业和个人在填选基本信息后,系统自动推送企业及员工“可享受政策”与“已享受政策”,方便及时了解政策享受情况。
“一链”专心进阶
打铁还得自身硬,想要更好就业,离不开技能提升。
余杭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职业培训,围绕“热门工种”,定期开展网约配送员、电商直播、新媒体运营等等灵活就业技能培训活动。灵活就业服务场景上线以来,余杭已为6900余名灵活就业人员举行了225余场免费技能培训课程。
数字经济催生大量互联网职业需求,余杭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师、互联网营销师、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等执业资格培训,今年上半年累计通过考试认证1201人。
为拓宽灵活就业技能人才发展渠道,余杭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中,把快递小哥、直播带货、西点烘焙等专业技能纳入人才认定范围。
“一站”放心保障
“不稳定、没保障、维权难”一直是灵活就业人员的忧虑。余杭创新企业、政府主管部门、属地镇街等多方联动模式,组建新业态从业人员工会,增强就业者的归属感。
同时,余杭还建立全省首个“五星级”骑手服务中心、全省首个灵活用工市场和覆盖全区的灵活用工服务驿站,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上网、理发、休息、运动、直播、学习等一站式贴心服务。
全省首创“骑士保”保险产品,专门制定外卖骑手意外保险补助办法,累计为1000余名骑手补助40余万元。
余杭区人社局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沈明栋介绍,未来,余杭计划以“综合性+专业化”的定位,进一步扩大灵活就业市场规模,除余杭街道作为综合性市场外,还将根据各镇街特色打造专业化灵活就业市场,如仓前街道聚焦电商直播、视频剪辑等新业态,闲林街道主攻家政等传统服务业,差异化、多元化提供增值式服务。
余杭区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表示,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不仅要关注经营主体,也要关注就业个体,通过增值服务“加温”,推动新经济新业态发展“加速”,让灵活就业人员在余杭更有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