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快讯 > 正文

探寻产业转型的蝶变“密码”

2023-08-23 09:52:06来源:光明网-《光明日报》

【建设者说】


(相关资料图)

作者:艾春雷(湖北省宜都市化工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)

2018年,湖北省宜都市化工园区启动建设。从“摸着石头过河”到如今初具规模,已历经五个年头。每当回忆起其中的点滴,总会心生无限感慨。

那一年,为进一步落实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的决策部署,宜都主动作为、谋定后动,启动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“战役”,出台《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》,以破解“化工围江”难题,倒逼产业转型升级。

宜都化工园正式开工建设之时,本土企业华阳化工率先铲下了第一锹土,开启了宜都长江一公里沿线27家化工企业“关改搬转”的序幕。

要转型,资金是关键。我们尝试向外“取经”,借鉴沿海城市经验,采用PPP模式,解决资金缺口。

2018年到2021年,是园区建设的高峰期,也是化工产业的“阵痛期”,产值一度下降了1/4。企业有困难,我们看在眼里、急在心上。于是,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到国家绿色债15亿元,为23家企业协调融资10亿元,落实贷款贴息1000万元、兑现补助资金6870万元……数字背后,是一次次政企联动、银企互动的生动实践,为化工企业“搬得进、稳得住、能发展”打下坚实基础。

自2021年7月起,首批入园企业相继投产达效,我们终于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“曙光”。

入园企业不但稳住了阵脚,还实现了蝶变。比如,首家入园的华阳化工,搬迁后紫外线吸收剂产品由过去的3类5个产品增加到5类17个产品,产能和销售收入均翻了一番。如今,入园的53个产业项目,计划总投资684.12亿元,其中24个已建成投产,20个年底将试产,去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05亿元。

不仅如此,精细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也在园区形成集聚优势,20多个项目正在“排队”等待落户,“招商”变成“选商”。为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,我们发挥磷化工产业优势,先后引进了17个正极材料、电解液等项目,锂电池闭环产业链正加速形成。

如今的宜都化工园,展现出集安全、绿色、智慧于一体的新风貌:建起了占地200亩的大型危废处置中心,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将扩大到4万吨;智慧管理中心投入运营,5G技术全面接入,布下一张环境在线监测“大网”……

滚滚长江,日夜奔流。在无数“拓荒者”“探索者”的共同努力下,园区正成为长江边的一颗明珠,熠熠生辉,光彩夺目。

调研组成员:光明日报记者 王忠耀、赵秋丽、张景华、耿建扩、董城、李晓、陈元秋、冯帆、张锐、方曲韵 光明日报通讯员 张思琦

《光明日报》(2023年08月23日 07版)

关键词: